文:汪健
来源:中国饮品快报(ID:zgypkb)
在人多的地方,只要够细心,总能找到一些别人没发现的商机。比如天天熟视无睹的杯贴标签,有人就从这小小的贴纸上发现赚钱的机会。
如果是一个经常爱看些咖啡、茶饮分享的人,时间够长就可能刷到有人晒杯贴标签的帖子,图片上那一本本的日记本上,全是某年某月某日买的某品牌奶茶、咖啡的标签贴。有心的,还会按日期分门别类,贴上当天喝的饮品标签。
网友晒标签本
这些人有多爱收集标签贴?他们会为了贴纸专门买一本漂亮又特别的日记本,专门贴这些标签,完整记录自己买的每一杯咖啡奶茶。有时还用心地附上一段对这杯咖啡奶茶心得或人生感悟。
当然弊端是铁证如山地证明自己糖摄入超标的事实。于是乎:“发现一个月天天在喝,良心过不去,下定决心开始做假账。”“担心自己有得糖尿病的风险,于是戒掉了奶茶日记,戒奶茶是不可能的。”
网友评论
之前听说有人收集咖啡底座垫,杯垫至少还有一点实际用途,就算纸质的咖啡垫也有隔热作用,保护桌面不受损伤,有些质量好的底座纸还可以反复使用,放在家里能保护桌面不受损伤。一些高档咖啡店中,咖啡底座纸还可以用来增加品牌形象和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哪怕是杯套、纸袋,通常会印有咖啡奶茶品牌的标志、广告语或者特色图案,给人一种独特而专业的感觉。
那么杯贴标签纸有什么用?要设计没设计,谈不上美观,与好看无缘。要成就感没成就感,标签纸质软绵无力,巴掌心大小能展示的内容不多,而且热敏纸上的信息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褪色消失。
网友晒标签本
因为不方便从杯身上撕下收集,有人会请求店员多打印一张,专门作收集用,但这种方法似乎也很难在所有品牌门店适用。
而且杯贴标签由于自身低价值的特点,很难有一个平台提供交换渠道,难道就是为了在社交平台上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
你眼中的废物如果换一个维度看,可能就不一样了。
有人还专门探讨过“我们为什么会收集东西”的问题。他们认为,收集更像现代人对自我价值的寻求和认定。
一方面,人们内心深处觉得个人收藏是自己身份、价值的延伸——外界可以通过收藏了解我们的个性;另一方面,人们花费精力、金钱得到并小心珍藏的物件,也是他存在过的证明。还有人认为收集小物品可以给人安全感。
因此那些成为了收藏品的事物,多少还具备另一个特点——交换。
交换让一个物品具备了社交和身份属性,迪士尼乐园甚至有一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为游客提供交换游园徽章服务,每个工作人员每天上班都会从主管那儿拿到一定数额的徽,挂在工作牌上,游客们可以拿自己购买的徽章与他们交换。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时,可口可乐曾推出过一款金罐包装,谁能想到这个平常只能进回收站的罐子,现在淘宝上要卖出三位数的价格。
可口可乐奥运金罐
当年小浣熊干脆面搞了一套水浒英雄卡,顶峰时有的卡一度在论坛被炒到2000块一张。
聪明的商家还进一步利用这种搜集的社交心理,在一些干脆面中投放限量的金卡、银卡。在十几年前,某个罕见人物的金卡在小学收藏界的价值,跟今天在“魔兽世界”一个特别账号能卖数万元一样金贵。
小浣熊水浒卡
疯狂的集卡热,也让这款干脆面获得了奇迹般的销量业绩。
为了集卡,甚至出现了拆包取卡后就把干脆面丢掉的普遍现象。而在知乎上,自称当年参与水浒卡项目的匿名用户表示,水浒卡让它的东家赚到了建造总部大楼的资金。无论说法是否可信,集卡引发的热潮都是现象级的。
收藏是人的原始本能,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们如何进化,收藏依然是件能让人们产生快乐和满足的事。只是如今这种满足感本质上可能只是商家们做生意的方式——只需要一点促销和消费者心理煽动,就能让大家买账。
回到饮品圈,现在还衍生出专为奶茶/咖啡日记设计的贴纸标签,一元钱挑选5张,标签上图案有市场上主要品牌的LOGO、名称,统一设计成指甲盖大小,哪天喝了哪家饮品就撕一张对应的贴纸贴在日记本上。一整本贴下来整齐划一,既美观又不影响笔记记录。
网友晒标签本
在社交平台上,这种帖子发出来一般都会有人跟帖打听哪购买渠道。而这种贴纸可能涉及版权专利,貌似只能个人自己设计打印,没法由第三方商家生产。
还有人则是从承接杯贴设计生产拓展业务而来,他们本来是为独立门店、摆摊的咖啡师设计杯贴。因为量小,但个性化要求高,适合一个人在家设计打印。
网友晒标签本
之后衍生出为咖啡奶茶爱好者定制标签贴,不但要能贴在日记本上,还要为自己点的每一杯咖啡奶茶贴上一张符合当下心情的杯贴。
杯贴上一般是一句鸡汤文,为自己加油打气或是调侃,也有人会配上一些卡通图案,增强文字效果。
贴纸材质从普通的钢板彩印纸到防水塑胶,从简单的方块图到复杂的异形卡通图,丰俭由人。至于赚到多少钱没个准数,但一天几十上百笔的交易量,想想应该不比上班差。